 |
精品专线 |
 |
|
联系我们 |
 |
电话: |
021-66083649 |
|
021-66083796 |
|
021-66083797 |
|
021-66083795 |
|
021-66083596 |
传真: |
021-66082638 |
手机: |
15601851830 |
|
13166003633 |
邮箱: |
linghanwuliu@126.com |
|
|
 |
 |
新闻中心 |
|
要理性处理地方投融资平台 |
来源:上海物流 发布时间:2010-7-13 点击数: |
|
最近,审计署审计调查18个省、上海到济南货运 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,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.79万亿元。加上中央政府的债务,中国政府的累计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%,直逼60%的警戒线。 中国中央财政的风险可控性还比较好,风险高就高在以投融资平台为载体的地方负债。目前地方的投融资平台,一是财务状况让人堪忧。既存在着资本金不足或资本金不实以及抽逃资本金的现象,又存在总体负债水平都相当高。二是治理结构不健全,尤其投融资平台缺乏风险防范常识和具有管理经验人才,易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误。三是这些投融资公司偿债渠道过分单一的依赖土地。一旦地价下跌,土地出让困难,还款就会发生困难。当地方投融资平台这个“载体”变成了地方政府向银行借债的“债体”,必然会蕴藏着巨大的风险。由于有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血淋淋的教训,一旦政府债务超出可控范围,风险是不容置疑的。当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在继续攀升,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恐惧感油然而生。一种要将地方投融资平台赶尽杀绝的思想开始浮出水面。在这个时候,需要用理性的思维辩证看待地方投融资平台。 地方投融资平台有积极的价值。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更多的是在面对金融危机中爆炸性增长的。在这次克服金融危机的过程中,地方投融资平台是进行投资的主力军,也是吸纳新增贷款的主力平台。而且,地方投融资平台之所以“雨后春笋”般地冒出,也是因为中央政府支持的结果。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3月,央行和银监会联合提出: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,发行企业债、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,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。”现在金融危机一过,就对地方投融资平台过河拆桥,肯定是有点不妥。 地方投融资平台也存在着种种难言之隐。目前,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配套。在中央政府经常在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开支方面点菜,而由地方政府来买单。自分税制以后,中央财权大涨,而地方财权大缩,导致了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。于是,在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情况,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实现隐性财政赤字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除开这些之外,地方投融资平台还可以发挥国有资本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,激活政府资源的资本属性,盘活存量国有资产。 所以,即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一些问题,有些风险,上海到济南货运 但不能简单地妖魔化。目前要做的就是务实地面对现实,规范运作,尽量趋利避害,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水平。毕竟,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支撑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简单的就此封杀,必然会留下更多的半拉子工程,反而会造成更大的财富浪费。 要防范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风险。从长远来看,要对分税制进行改革,建立起合理的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分配机制,让财权和事权匹配。短期来看,可对《预算法》做些修改,给予地方政府赤字的权利。与其让地方政府“躲猫猫”的发生隐性负债,还不如让这种地方负债在阳光下发生,从而能够便于更加严格地控制债务的风险。 |
|
 |